gInfer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助力首都智慧城市建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5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七秩风华,测绘赋能。70年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始终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深度融入首都发展的每一寸肌理。从新中国首都第一代测绘基准体系的建立,到如今为城市“生命线”安全保驾护航的地下管线智能探查与健康监测技术;从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数字化创新实践,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高精度实景复刻。我们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首都规划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们砥砺前行,不断探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未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聚焦前沿技术,以科技赋能首都发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测绘新辉煌。
Part 01
直面智慧城市痛点 gInfer 应运而生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作为数据可视化、分析与服务的关键载体,其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海量三维数据处理与高性能渲染、多样化的业务需求适配、以及项目开发效率等问题,仍是对技术平台的重要考验。针对这些挑战,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依托多年项目经验,自2020年起启动平台研发,历经一期GeoTwin基础平台搭建、二期双引擎架构升级,并于2024年2月正式命名为gInfer,最终研发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gInfer平台。该平台不仅实现了大规模三维场景的流畅渲染,还通过灵活的架构设计,显著提升了地理信息应用的开发效率。
Part 02
核心技术突破 构筑多引擎架构平台
数据处理 / Data Processing
gInfer平台集成了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处理工具集DVK-Viewer,该工具集于2023年11月通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的实景三维数据轻量化软件测评,支持包括Mesh、点云、白模、全景等多种类型三维数据的高效压缩与优化,显著提升了数据的加载与渲染性能,保障了大规模城市级场景的稳定运行。
平台架构 / Platform Architecture
gInfer创新性地采用“多引擎融合”技术路线,整合WebGL与游戏引擎两套渲染内核,并通过统一的API接口层实现对不同引擎的调度与适配。这一设计使得平台能够灵活应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能要求的项目场景,既保证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也大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率和项目的可维护性。同时,平台支持发布和接入符合OGC标准的各类服务,进一步扩展了系统的兼容性与开放性。2024年5月,平台上线数据服务发布软件gInfer Server,进一步增强了平台的数据服务与管理能力。
Part 03
赋能多场景应用 充分发挥价值
目前,gInfer平台已成功应用于首都核心区规划分析、数字中轴线、区级时空信息平台、洪涝灾害应急保障、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慧社区等多个实际项目中,在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支持重大决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不仅节约了可观的外采软件成本,也为国家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自主可控与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2024年10月,gInfer通过中国测绘学会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同年11月通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的实景三维可视化与分析软件测评,进一步体现了其技术先进性与应用价值。
“攻关犹未竟,更须勉力行。”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gInfer团队清醒认识到平台在功能完善、性能优化和场景适配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将持续聚焦技术攻关与应用深化,通过主动参与应用场景开发,不断打磨平台核心能力,积极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同时,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及GeoAI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gInfer向智能驱动、高效协同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平台演进,努力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技术支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