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具有《甲级测绘资质证书》和《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我院开展了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普查、地下管线普查、地名普查、国土三调、北京市不动产登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等工作。着力建设全市二三维空间数据底板,构建覆盖全面、动态更新、三维可视的“时空一张图”数据底座、北京市全球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正在开展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北京试点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试点等相关工作。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我院为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建设、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国庆70周年阅兵、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院承担北京市基础测绘工作。建立了北京市平面和高程基准体系,周期更新1:500、1:2000、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定期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正射影像图,向社会提供成果服务。
了解更多>>我院承担了国土三调及变更调查、国土空间监测、自然资源统─确权登记和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类项目,同时正在开展自然资源部第二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试点等相关工作,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了解更多>>专业测绘包括定线测量、拨地测量、规划监督测量、市政工程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土石方测量、文物测绘、变形监测、精密工程测量高精三维建模等工作。我院承担了冬奥会、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北京地铁22号线建设、副中心综合管廊竣工项目、四川什郁地震工业遗址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等多项大型重点任务,以高质量专业测绘服务,有力支撑北京市的城市建设管理。
了解更多>>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时空大数据,开展空间数据研发创新及应用服务,具备空间数据采集、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处理、数据库建设、系统研发、数据分析及产品化应用的地理信息服务能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奥之城建设等重大战略、服务规划自然资源管理、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和超大城市治理,并在住建、交通、水务、生态、名城保护、公众生活等开展了广泛应用服务。
了解更多>>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时空大数据,支撑《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2035)》和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发挥空天地体化数据采集技术优势,建立天安门地区三维立体实景信息库,支持天安门地区重大活动实施。
了解更多>>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开展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环球影城、综合交通枢纽、消防指挥中心等200余项测绘工程。利用影像图开展规划建设监测,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景三维,打造“云踏勘”平台,为创新发展轴设计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实施。
了解更多>>面向规划实施评估,从理念、方法到实践,形成了以海量空间大数据为核心的含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技术体系、数据库、软件产品、流程机制、评估报告等在内的全套城市体检评估方案。 开展北京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评估工作,探索城市更新后评估及动态维护机制。针对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区域综合性更新项目,梳理现状更新数据资源和项目管理流程,研究城市更新数据底数及更新机制,便于进行实施进度监管,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开展更新后项目全面评估,引领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了解更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完成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子系统、移动端不动产登记服务等系统建设工作内容满足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申请、网上查询、智能审批、业务协同办理的需求,打通数据共享壁垒实现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相关委办局的信息协同共享、互联互通,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
了解更多>>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
测绘与自然资源空间数据技术武润泽创新工作室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城市空间大数据分析应用研究杨伯刚创新工作室
大师工作室
国务院部门网站
省级政府
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学会协会
其他链接
版权所有: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京ICP备13034775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35 电话接听时间:工作日8:00-11:30、13:00-17:00